1 认识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顺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而生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巧妙的融合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兼具综合性与实践性。2008年开始学校先后设立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等本科专业,2018年学校以上述专业为基础,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正式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建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体系,逐步完善教学硬件条件,并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来充实师资力量,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

工业机器人专业实验室
2 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新技术革命发展战略要求,我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工业机器人研究与应用技能,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程序开发与仿真、现场编程与调试、机器人建模与仿真、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知识与能力;同时具有初步改造和局部设计、开发工业机器人的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机器人及相关自动化行业从事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系统调试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并能够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办学特色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搭建学生创新实验竞赛平台、利用教师科研及基地工程项目训练平台为两翼,以全周期的创新能力养成生态、全员参与的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全方位的创新能力培养手段、全要素的创新能力培养条件为引擎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机器人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能够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专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实践平台和产业资源,从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助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获得的部分奖项
4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Python程序设计、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工业机器人编程、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机构学、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5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含在读博士)。机器人工程专业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等专业基础实验室;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学校还成立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潍坊市机器人研发应用协会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团队),在多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突出奖项。
6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涉及到机械、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工程管理等多个学科,具备较广的知识面,能够服务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等各个行业,能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的开发与设计、营销与管理、智能装备运行与维护、教学培训等工作,能够担任就职公司管理干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工程师、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等岗位,亦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