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2016年组建卓越工程师机器人班,依托计算机、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学科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本科生培养,在全省率先开展机器人卓越计划。2017年成立了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2018年山东省首批设立的机器人本科专业。2025年6月在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的基础上,依托软件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专业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在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创始人和团队学术带头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专家马家兴教授的带领下,人工智能学院以机器人与模式识别、智慧农业为研究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在的创新应用能力。历经多年创新建设,育人效果显著,教学成果丰硕,多次受到电视台采访,并在人民网、搜狐网、大众网、齐鲁网、百家号等平台宣传推广。

学院现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创新意识强、学术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聘请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原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贻斌教授为名誉院长,重点打造的新工科特色学院,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新工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20余人。

学院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现拥有山东省半岛机器人研究院、潍坊市机器人研发应用协会、潍坊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海智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同时承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赛、山东省大学生"数字+"创新创业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山东省赛、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室内农业"主题赛项等高水平赛事,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机器人工程两大本科专业,2016年率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软件工程专业2015年获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2018年山东省首批设立的机器人本科专业,凭借特色培养模式和突出成果被誉为校级"宝藏专业";同时,学院创新开设智能装备工程、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两个微专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创新融合,形成了"优势专业+新兴方向"的协同发展格局。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了1000余名学生,圆满承办省级大赛15次、省级论坛1次、市级论坛4次;参加国内外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33项(其中国际一等奖2项、国家一等奖28项、国家二等奖28项、国家三等奖53项,省级一等奖133项、省级二等奖181项、省级三等奖208项);工作室先后15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荣誉称号、3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荣誉称号;获得1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10项;授权专利38项(发明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4项;参与山东省三大平台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75篇、EI论文14篇、北大核心19篇,出版专著7部、教材4部;承担各类教学科研课题57项,其中市厅级以上项目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人工智能学院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高地,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E17